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互联网+”战略、简政放权、房产调控、大众创新等话题成为场上聚焦热点。
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问总理,“您从网上买过东西吗?有人认为网购会冲击实体店,对此您怎么看?”李克强表示,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11月“三马”(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的发言。马化腾提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互联网+”行动计划又是什么?雷军在国家发改委一份报告的名词解释中看到了具体内容,他用手机逐字逐句把这些内容发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打个比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互联网也会像电一样,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对全社会、全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振奋。国家大力支持网络技术和大众创业,对于盘活区域经济、对产业的需求和供给上加速适应市场有着积极作用。